返回活动报道
2021-03
23
携手共育:我校专家团队助力基础教育成果培育(孵化)基地建设
作者:携手共育:我校专家团队助力基础教育成果培育(孵化)基地建设

携手共育我校专家团队助力基础教育成果培育(孵化)基地建设

 

2020年,是我校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各项工作推进的深化年。加强已签约的6个基础教育成果培育(孵化)基地建设,提高基础教育成果培育质量,是我校本年度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我校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实验区年度工作计划,从5月份开始,我校组织3个专家团队,分别基础教育成果培育(孵化)基地开展成果凝练、培育指导工作。

龚孝华教授团队先后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明附属学校和珠海市第二中学,分别对《新“六艺”》《粤港澳大湾区九年一贯制薄弱学校家校共育》和《文化养人——学校文化建设的校本研究》课题的深化研究和成果提炼进行指导,进一步明晰课题研究目标、成果、思路和策略

图片1.png 

龚孝华教授团队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高明附属中学指导成果培育工作

图片2.png 

龚孝华教授团队赴珠海市第二中学指导成果培育工作

熊焰教授团队江门市开平金山中学和江门市第一幼儿园进行指导。在金山中学熊焰教授团队《城镇寄宿制初中新生适应性提升的研究》《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基于深度学习下课堂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三个课题进行了点评,并建议学校基于现有成绩,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同时注意课题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争取申报更高级奖项;在江门市第一幼儿园,熊焰、高慎英等专家建议幼儿园应该立足于现有研究资源,重新梳理研究思路,拓宽研究视野,将现有研究在“基于全人发展的博物课程构建实践研究:人文+科技”的思路下进行整合,重新解读博物(侨乡文化)课程的定位为“识万物、通世界”。

图片3.png 

熊焰教授团队赴江门市开平金山中学指导成果培育工作

图片4.png 

熊焰教授团队赴江门市第一幼儿园指导成果培育工作

桑志军教授团队珠海市平沙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指导。桑教授依托他自己的《基于反思的教与学》研究成果,从研究的选题到定题、从研究报告的撰写到相关表格的填写、从对问题地提出到探寻解决路径及策略等多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袁根深校长对学校《做自己的主人》专题进行了汇报,桑志军教授对“自主教育”在应用研究领域中的创新性开发进行了深度的指导。

图片5.png 

桑志军教授到珠海市平沙实验小学指导成果培育工作

 

本次专家团队在基础教育成果培育(孵化)基地开展的系列成果凝练指导工作,是我落实校新师范建设和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重点举措,为各基地指明了成果培育方向、成果提炼与积累的方法路径,为申报新一届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项做好准备。本次活动必将进一步巩固我校“校地有效联动”的优势,强化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新体系的构建,实现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共同发展。(培训与社会服务处、教务处)